跳转至

计算机网络第二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制作水晶头:
  2. [认识RJ-45水晶头,学习掌握RJ45水晶的制作工艺及操作规程,培养熟练制作各种跳线的能力及对各种跳线的选择使用的能力];
  3. [学习了解测线器的各端口及指示灯的功能,培养正确使用测线器对UTP双绞线跳线进行通断及线序测试的能力;
  4. [通过RJ-45水晶头制作网络连接线,进一步理解EIA/TIA-568-B(简称T568B)规范标准;
  5. [研究不同频率的3.579MHz的调制信号在水晶头中的变化规律]。
  6. 综合布线系统虚拟仿真是一种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或还原现实中的结构化布线工程,构建一个虚拟的3D立体工程场景的教学实训平台。它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下,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综合布线系统虚拟仿真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7.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综合布线管理软件)。
  8.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标准,包括传输介质的选择、传输速率的要求、布线长度的限制、布线方式的优缺点等。
  9. 综合布线系统的典型场景和应用,包括校园、工业园区、厂区、数据中心、智能安防、视频会议、背景音乐、闭路电视、楼宇对讲、停车场等。
  10. 综合布线系统的虚拟仿真软件和平台,包括软件架构、软件功能、软件界面、软件操作等。

实验内容:

  1. 制作水晶头:
  2. 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完成一次模拟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置

实验步骤:

  1. 制作水晶头:剪线->排线->压线->测试
  2. 用压线钳将网线的胶皮剪掉长约2cm
  3. 按照T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即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4. [用压线钳将8根导线剪断,注意要剪整齐,剥开的导线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一只手握住水晶头,将有弹片的一侧向下,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方向,另一只手摆平双绞线,最左边是第1脚,最右边是第8脚,将剪断的电缆线放入RJ-45插头,注意要插到底,并使电缆线的外保护层在RJ-45插头内的凹陷处被压实
  5. [确认正确后,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这样,水晶头上的8根针脚切破导线绝缘层,和里面的导体压接在一起
  6. 测试是否连通。测试时将双绞线两端的水晶头分别插入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的RJ-45端口,将开关调至“ON” (S为慢速档),主机指示灯从1至8逐个顺序闪亮,则制作成功,若有灯不亮则说明该灯对应的线不通
  7. 虚拟仿真实验:布线->安排各类设备和线缆布局

实验结果:

IMG_20230502_093417.jpg

IMG_20230426_204950

IMG_20230426_205124

IMG_20230426_205525

IMG_20230426_205542

IMG_20230426_205552

IMG_20230426_205706

IMG_20230426_210238

IMG_20230426_210453

IMG_20230426_211033

bug:

IMG_20230426_211245

结果分析:

  1. 水晶头需要进行完整且准确的排线才可以最终通过数据,具体情况当中可能存在部分问题(线序、长度不均导致的线缆无法接到触控点等)
  2. 综合布线系统虚拟仿真:在线缆/设备选择区域的需要按住该区域才可以顺畅的上下移动(滚轮无法流畅的上下移动选区),部分地方可能会出现卡住的bug,如:在对楼层设置电信间和设备间的时候会卡住(卡出奇怪的视角,且无法正常进行下一步)
  3. 通过此次虚拟仿真实验成功了解到了具体的显示情景当中的综合布线流程以及具体的一些操作